索引号: | -2021-00000028 | 发布机构: | |
生效日期: | 2017-04-30 | 废止日期: | |
文 号: | 所属主题: |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|
商丘市梁园区2017年重点工作
2017年是五届区政府组建施政的第一年,也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面对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,新一届区政府将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,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,克难攻坚,锐意进取,全力推动梁园经济大发展、大跨越、大繁荣。
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8.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%;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%;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%;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%;环保、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目标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。
实现以上目标,全区上下必须要统筹谋划,协同推进,综合施策,精准发力,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:
(一)围绕商丘高新区建设,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。坚持以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为方向,着力打造梁园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商丘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。一是完善承载功能。完成清凉寺大道、建设西路、文化西路等10条道路建设,进一步完善供电、供水、供气、供暖、绿化、公厕、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。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,加快建设清凉寺社区、范庄社区、邓斌口社区。谋划建设检验检测、现代物流、智慧园区等公共服务平台,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。二是加快科技创新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升级改造,力争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家、院士工作站1家,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,加快建设豫发双创产业园和商丘大学科技园,争创国家级高新区。三是推进产业升级。围绕体育健康、食品加工等高新技术主导产业,着力做大增量,做优存量。今年计划新开工工业项目12个以上,启动建设五得利二期等项目,建成投产安大包材、安踏鞋材、舒华二期、洋森药业、进之贤医疗器械、新珍寿等项目,力争集聚区全年实现增加值90亿元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,税收收入9亿元,“四上”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,创建省知名品牌示范产业集聚区。
(二)充分发挥商贸优势,大力发展城区经济。一是繁荣提升道南商贸区。加快建设丹尼斯二期、华联国贸二期、中濠国际、红星美凯龙(港汇花园)等重点项目,改造提升中环广场、旺角广场,加快发展特色街区,巩固商贸中心地位。二是谋划建设道北高铁商务区。加大道北高铁核心区征迁力度,加快建设高铁新城安置区,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高铁广场绿轴。依托特色商业区建设,完善道北基础配套设施,加快高铁商城、中州世贸建设进度,力争年内投入运营。谋划建设红星美凯龙(星艺佳)项目,着力打造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最大的高端商务集聚区。三是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。加快推进在谈、签约及在建的24个项目,力争启动建设中房交建集团、上海新城控股、恒大生活广场、华商国际文化城、红星美凯龙(爱琴海)等大型城市综合体,中原联合大宗商品交易中心、商丘凯泰国际汽配城等项目建成运营,努力在高端商务、总部经济、楼宇经济等方面取得突破。四是提升现代物流水平。谋划建设安踏物流园、特色铁路物流园和大宗商品仓储物流园,规划设计五得利物流产业园,持续做强中原车城汽车物流园,建成中西部地区大型综合性交易、仓储、物流集散基地。五是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。持续引进银行、证券等金融机构,积极对接交通银行、浦发银行、中信银行、洛阳银行等,力争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。支持辖区内保险机构拓展业务,培育壮大企业规模。扎实推进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,净化金融生态环境,打造金融保险业集聚区。六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。稳步推进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,加快发展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,打造清凉寺、三陵台、老君台特色文化旅游线路。开工建设清凉寺文化产业园,打造运动休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。谋划建设商丘国际影视城,加快建设商丘虎园,推进建设梁园区文化艺术中心,促进梁园文化事业繁荣发展。
(三)加快产业结构调整,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。一是大力发展都市特色农业。加快建设一批优质粮食、蔬菜、畜禽养殖基地,巩固扩大水池铺、观堂、王楼3万亩无公害辣椒,孙福集万亩山药和莲藕,双八、李庄万亩草莓,刘口万亩优质果园等特色种植基地。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“百千万”工程,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二是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。持续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强化林业生态建设,推进农、林、牧有机结合,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,做好农业气象现代化服务,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。积极推动土地流转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,加快培育农业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联户经营、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。四是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。发挥五得利集团的带动作用,提升面粉加工集约化水平。围绕畜禽及饲料加工、速冻食品、方便食品、休闲食品等加工产业,加快组建一批投资规模大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。
(四)突出抓好招商引资,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。一是聚焦主导产业招商。紧紧围绕大健康产业、高端食品加工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,着力招引行业前50强、国内100强、国际500强企业,以及央企和上市公司。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,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。二是紧盯重点区域招商。深入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闽浙等重点区域搞好项目对接,承接产业转移。深化京豫战略合作,强力招引北京外溢产业资源,加快建设“京豫大健康产业协作示范区”。依托邓亚萍基金会牵线搭桥,加强与昆山市对接协作,积极承接体育转移企业,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。三是大员上前线招商。持续实施招商引资“一把手”工程,区四家领导带头走出去招商。四个产业招商组发挥表率作用,各乡镇、街道,区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好招商第一责任,年内大项目招商实现突破。四是全力搞好企业服务。深入开展“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年”活动,对今年确定的重点项目,全部明确分包领导,设立工作台账,建立服务清单,实行“一对一”的精准服务,真正让企业在我区安心落地、放心发展。
(五)实施城区提质行动,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。一是完善城区基础功能。加快建设高铁核心区、高铁安置区、特色商业区、中心城区内39条道路,总投资57.9亿元,总里程48.1公里。推进实施黄河路、陇海南路、君台路等16条PPP道路,总投资85.38亿元,总里程75.11公里。启动建设商曹快速通道,建成商周高速李庄出口,加快推进周边镇区与中心城区快速联通。建设20块绿地、广场、公园,总占地面积6904亩,总投资28.7亿元。新建1个移动式污水处理厂、3个社会停车场、5个农贸市场,城市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。二是加快推进大棚户区改造。大棚户区改造是目前彻底改善老城区落后面貌的唯一机遇,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,用足用活政策,全面推进10个大棚户区改造项目,6月底前开工建设高铁新城A区安置房,同时加快高铁新城C区和清凉寺在建安置房项目,年底前入住6088户共60万平方米,交工9118户共122万平方米。加快安置区学校、医院、绿地、体育场、汽车站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度,着力打造一个配套齐全、功能完善、环境宜居的现代化高铁新城。三是强化网格化城市管理。突出示范带动,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,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深化“门前六包”责任制,下大决心治理城市顽疾,不断改善城市形象。四是加快建设中心镇区。突出发展小城镇,稳妥建设新农村。坚持用现代城市理念规划建设中心镇区,加快谢集镇、双八镇提升建设步伐和观堂乡、刘口乡撤乡建镇进度,全面完善乡镇集镇区基础设施,培育集镇区支柱产业,尽快建设一批经济繁荣、功能完备、特色鲜明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。
(六)强化生态环境治理,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。一是持续开展大气环境治理。突出扬尘、燃煤锅炉、油烟废气、秸秆禁烧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,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,抓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,依法取缔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。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,推动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二是强化水环境治理。全面推行河长责任制,持续深化6条城市河道综合整治,重点治理中心城区内黑臭水体,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。三是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。结合脱贫攻坚和土地综合整治,加快推进“美丽乡村”建设。谋划建设一批小型农村垃圾处理场,全面整治道路沿线及村庄环境卫生,持续抓好绿化、美化建设,逐步建成生态宜居、环境宜人的美丽新农村。
(七)着力解决瓶颈制约,切实增强基础保障能力。一是加大融资力度。通过土地市场化、金融机构担保、PPP等多种方式,积极筹措资金,在总体债务可控的前提下,今年要确保政策性资金、银行贷款、PPP融资到位200亿元以上,为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提供资金保障。二是加强用地保障。扎实开展土地专项清理行动,探索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推进项目,力争全年新整理土地2000亩以上。切实治理低效用地,对产业集聚区内“僵尸企业”和违法用地进行综合治理,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。三是加快办理手续。借助全市重点项目“联审联批”平台,全面落实“两不接触”制度,实施项目手续全程代办,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。四是积极帮助企业招工。持续开展招工活动,做好人力资源培训服务和跟踪教育,满足企业用工需求。
(八)大力发展民生事业,持续增进人民福祉。一是强力推进精准扶贫。持续深化区领导联系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贫困村活动,积极推进转移就业、产业扶贫、安居扶贫、基础设施、政策兜底、特殊救助等有效扶贫形式,引导资金、人才、技术向贫困村集聚,稳步推进贫困户脱贫。二是认真办好“十件实事”。1.新修株洲路等39条市政道路和2条城市快速通道。2.实施包河、康林河、忠民河、万堤河、古宋河、东沙河6条城区内河水系治理。3.开工建设棚户区安置房10925套、分配保障房3006套、改造农村危房470户,解决12000名群众入住新居问题。4.在城区规划建设归德、凯旋、步行街3个综合停车场,新建公厕10座、环卫工人服务站4个。5.完成4个贫困村精准扶贫任务,兼顾实施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,使1900名贫困人口脱贫。6.推进清凉寺文化产业园、商丘虎园建设;完成4处便民公园、4处街头绿地、康林河综合整治绿地(全民健身运动中心)及商周高速梁园出口二期绿化工程建设。7.新修农村公路42公里,改建危桥(桥涵)60座。8.完成商丘市特殊教育中心、董井小学异地新建和商丘市白云小学等6所学校教学楼改扩建任务;启动建设梁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;新建3—5个农村文化广场。9.完成梁园区疾病预防中心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、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梁园区中医院4所医院建设;改扩建谢集、水池铺、观堂、双八4所卫生院。10.完成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,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00人;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00人,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500万元。三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坚持保基本、兜底线、促公平,完善各项社会政策。突出抓好群众就业,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,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,着力增强社会保障能力,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。四是着力维护大局稳定。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,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。强化食品药品监管,保障人民健康安全。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,全力维护群众利益。完善治安防控体系,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,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,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切实巩固“平安梁园”创建成果。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