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繁體版
适老版 | 无障碍阅读
智能问答
站群导航

市政府

市政府工作部门

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

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

县(市、区)政府

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

政府信息公开

全文检索
索引号: 114114027551766536-2021-00001518 发布机构:
成文日期: 2012-04-23 有效性: 有效
文 号: 所属主题: 政府工作报告

商丘市梁园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

来源: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12-04-2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--2012年4月21日在商丘市梁园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
商丘市梁园区人民政府区长 陶青松

各位代表:
  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    一、过去五年工作回顾

  五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,抢抓机遇,奋力拼搏,迎难而上,务实重干,圆满完成了区三届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实现了“十二五”良好开局。相继荣获了中国金融生态区、中国科普示范区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、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、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、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区、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(市、区)等18项省级以上荣誉,梁园的影响力、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持续提升。
  过去五年,是我区加快发展的五年,是干事创业的五年,也是在困难中奋勇拼搏的五年,更是在创新中焕发生机的五年。
  --这五年,经济总量由小变大。
  2011年,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21.3亿元,比2006年增加42.4亿元,年均增长11.9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.2亿元,比2006年增加34.5亿元,年均增长16.4%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6年的1.6亿元增加到4.5亿元,年均增长23.9%;一般预算支出19.5亿元,超过2006、2007、2008三年支出总和,年均增长34.8%。 
 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。规模以上企业由2006年的28家发展到84家;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2006年的11家增加到18家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由54.5亿元增长到126亿元,年均增长18.2%;工业增加值由17.2亿元增长到31.8亿元,年均增长11.8%。铝加工、农副产品、医药、纺织服装的产业链条逐步拉长,铝加工产业跨入“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”。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、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、各类技术服务站106家。新增纳税企业120家,年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15家、超500万元的企业4家、超1000万元的企业2家,工业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。
  商都地位持续提升。2011年,全区商品市场交易额完成356.5亿元,比2006年增加161.5亿元,年均增长16.3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.2亿元,比2006年增加65亿元,年均增长22.1%,总量位居全市第一。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、光彩大市场、中原车城、钢材大市场4大龙头市场进一步繁荣,其中,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额连续6年突破100亿元,农产品“商丘价格”已影响全国。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业巨头,肯德基、丹尼斯、苏宁电器、国美电器相继落户梁园,沃尔玛、大商新玛特、红星美凯龙建设进度不断加快,大大提升了梁园的商贸实力;民生证券、财达证券、国华人寿、生命人寿等金融保险企业先后落地,朝阳产业的引进和培育有了突破。深入开展“金融服务进集聚区”活动,与市工商银行、华商农村商业银行等5家银行,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。
 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。2011年,农业总产值完成26.5亿元,年均增长7%。粮食总产5.4亿公斤,年均增长5.6%,连续8年增产。不断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累计投资2.5亿元,治理沟渠345公里,新打、配套及修复机井1763眼,新建、改扩建桥涵闸129座,改造中低产田6.5万亩。建成1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,其中8个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。“代庄”草莓、“梁苑”番茄、“沈鲤”辣椒、“定海神针”山药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,双八镇被评为“中国草莓之乡”,孙福集乡、水池铺乡、建设街道分别被评为河南省“名优山药之乡”、“名优辣椒之乡”和“名优温棚番茄之乡”,水池铺辣椒被农业部指定为上海世博会专用产品。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家,有效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,森林覆盖率达到27.2%,被评为中国绿色名区和河南省首批林业生态区。
  ——这五年,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。
  2007年,我区坚持“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质量管理、高效率运作”原则,举全区之力,集全区之智,聚全区之财,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产业集聚区,基本实现“七通一平”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累计投资15亿元,建成19条道路、全长50公里,铺设供气、供热、水电、通讯等各类管网80公里,建成了梁园文化广场和青年公园,绿化、亮化了13条道路,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,开工建设了5万吨规模污水处理厂,集中建成1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,产业集聚区科技孵化器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。入驻项目不断增多,累计落地各类项目156个,其中工业项目93个,国药、上药、华润、安踏等知名企业集团相继入驻。贵友食品、雪奥制衣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;国药现代、安踏产业园、五得利面粉等一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;思凯林皮革制品、金马钢材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;凤铝铝型材、九牧王项目洽谈取得重大进展。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、医药、铝加工3大产业集群和粮食、肉食、纺织服装、医药、铝材深加工等5条产业链。同时,相继建设了百乐居、圣地亚哥、罗马花园、锦绣花园等14个大型高档社区。产业集聚区荣获“中国规模产业园区示范区”荣誉称号。
  ——这五年,城乡建设由点到面。
 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,不断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。累计投资1.5亿元,大修20条22.6公里区管道路和300条背街小巷,绿化道路36条,升级改造绿地10块,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,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;动工建设3个廉租房和1个公租房项目,可为低收入群众提供保障性住房6290套。启动实施了5个棚户区和14个旧城城中村改造项目,计划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,规划建设面积610万平方米;严格控制“双违”,拆除违法建筑3万平方米;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,加大步行街、火车站管理力度,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。
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进。坚持“规划先行、标准合理、配套跟进、机制灵活”原则,整合使用涉农资金,累计投资3.28亿元,初步完成了52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布局规划,启动建设了15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,建成后,可整合55个行政村,节约土地1.2万亩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观,累计投资2.08亿元,新建、改建农村公路548公里,全区通车里程1132公里,行政村通公路率100%,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发展。
  ——这五年,民生保障由弱变强。
  持续抓好实事工程。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,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。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、城乡低保、农村五保供养等标准,累计报销新农合医疗费2.4亿元、城镇居民医疗费5911万元,发放城乡低保金3.02亿元、五保供养费1397万元、医疗救助金2028万元。企业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,累计发放企业和机关事业退休金13.9亿元。落实农村中小学生“两免一补”资金2.4亿元、城市中小学生免杂费资金2459万元。2011年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79元,比2006年增加2717元,年均增长13.3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90元,比2006年增加7484元,年均增长12.1%。
 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。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3项,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3种。投资9792万元,实施学校危房改造项目136个,新建、扩建校舍面积13.2万平方米,消除了城乡中小学校D级危房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,选派5批400名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。认真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大力发展公共卫生服务,投资3000万元,对10个乡镇卫生院、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改扩建。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,商丘文化大市场、古玩市场初具规模,建成12个乡级文化站、162个农家书屋,四平调剧团被列入国家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黄河故道天沐湖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水利风景区。成功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。
  同时,大力开展国防教育,民兵预备役、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,驻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维护社会稳定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做出了新贡献。圆满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、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节能减排任务。气象、烟草、对台、侨务、档案管理、民族宗教、地方史志、妇女儿童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。
  --这五年,政府自身建设由重管理转为重服务。
  坚持创新社会服务方式,提高公共服务水平,积极开展“两转两提”活动,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,干部服务意识切实增强,服务效率逐步提高,发展环境不断优化。
  民主政治进一步落实。区政府一班人始终坚持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,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,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,有效提升了执行力。邀请人大、政协及总工会领导列席政府常务会,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的监督,主动听取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。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747件,办复率100%,代表、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5%以上。
  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。坚持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,规范行政行为,慎重出台文件、慎重盖章、慎重承诺,凡由政府出台的文件或作出的决策,必须经集体讨论并由法制部门审核后,方可对外公布。五年共有2500多件文件和法律文书经法制部门审核。
  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。坚持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。坚持勤俭办公,节约办事,五年审计各类项目207个,节省预算资金1.4亿元。政府班子成员切实加强廉洁自律,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,讲党性,重品行,作表率,没有出现违法违纪行为。
 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,成绩来之不易,经验弥足珍贵:
  一是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“天字号”工程,紧盯世界500强、国内500强、民营500强,突出招大引强,五年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7个、5亿元以上项目14个、10亿元以上项目5个,为梁园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。狠抓重点项目不动摇,五年实施重点项目283个,向上级申报各类项目720个,争取资金11.88亿元。围绕项目建设,坚持“管外不管内、参与不干预、帮忙不添乱”的服务宗旨,实行“一、三、五”现场办公、区领导联系分包项目、科级干部任首席服务官和手续办理“两不接触”等制度,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。
  二是始终把民生作为第一责任。区政府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,千方百计发展民生,想方设法改善民生,全力以赴保障民生。坚持实事办一件成一件,难题解决一个少一个,连续5年分别办好了十大实事。积极实施民生普惠工程,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72%,年均增长28%。2009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,年满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60元养老金,累计发放9106万元。连续5年提高干部职工津补贴标准,与市直单位基本持平。工业企业10年改革的遗留问题得到逐步化解,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。全区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实现全覆盖,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了改革发展成果。
  三是始终把运作作为第一抓手。充分利用“运作”这一推动工作的法宝,解放思想,创新工作,在产业集聚区、重点项目、城镇建设等方面,探索了“变招标为招商”的成功模式,有效破解了资金制约瓶颈。积极开展增减挂钩和土地整理,有效破解了土地制约瓶颈。通过向上级反映梁园实际,加强沟通协调,赢得了省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,有力推动了梁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。
  四是始终把稳定作为第一基石。牢固树立“稳定压倒一切”的意识,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。坚持机关下访,干部走访,书记、区长定期接访制度,开通了区长热线,设立了区长信箱,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网,倾听群众呼声,了解群众意愿,一批多年来影响梁园稳定的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化解,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。深入开展平安梁园建设,2011年社会平安指数在全省上升了30个位次。加强应急体系建设,预防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有效防范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,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  五是始终把团结作为第一保障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80万人民,大力弘扬梁园精神,合力唱响梁园之歌,讲团结、讲发展、讲大局,不内耗、不拆台、不推诿,切实把精力凝聚到抓发展上,把智慧落实到促工作上,全区上下形成了心齐、气顺、劲足的浓厚氛围,开创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。
  各位代表:  
  以上成绩和经验的取得,是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;是区人大、区政协积极监督的结果;是区政府历届班子扎实苦干、辛勤付出的结果;是全区上下艰苦奋斗、共同努力的结果;是各位老领导、老同志长期以来关心、理解和支持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区政府,向各位代表和委员,向全区广大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、干部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、武警官兵、公安干警和离退休老同志,致以崇高的敬意!向关心、支持梁园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,表示衷心的感谢!  
 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,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“爬坡”阶段,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,主要表现在:经济总量还不够大,引进的重点项目还处于建设阶段,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排名还不够靠前;历史欠账多,人员包袱重,遗留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;稳定压力大,信访总量虽有所下降,但仍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。随着高铁建设、旧城改造等重点项目的实施,新的矛盾和问题还将不断凸显,稳定的压力还将长期存在;财政收入虽然有了较大增长,但刚性支出较多,收支缺口较大,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,还属于“吃饭财政”;个别干部担当意识不够强,开放创新意识和履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。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,我们必须冷静分析、沉着应对,积极寻找破解的办法,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。

    二、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
  今后五年,是梁园推进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,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。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,抢抓发展机遇,乘势而上,积极而为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 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认真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,市、区四次党代会精神和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富民强区为中心任务,继续坚持“工业立区、开放活区、商贸富区、和谐兴区”发展战略,大力弘扬“团结、开放、求实、争先”的梁园精神,谋划大发展、推进大开放、营造大格局、构建大民生,全面打造富强梁园、活力梁园、魅力梁园、幸福梁园。
  今后五年的战略定位是:打造一个枢纽(即: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);建设三个基地(即: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基地、特色加工生产基地、生态旅游休闲基地);培育四个增长极(即:梁园产业集聚区、主城区改造、航空港经济区、黄河故道绿色休闲经济区);实现“西”望梁园,望得见、望得好的目标,把梁园打造成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的核心区。
 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: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.5%左右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%左右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.2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%;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%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‰以内;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,化学需氧量、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目标以内。
  围绕上述目标,今后五年必须牢牢把握五个方面的重点:
  (一)工业抓规模。通过招商引资、技术改造、管理创新等措施,加快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张。到2016年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0家,年均增加18%。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,年均增长29%,实现利税28亿元、税收8亿元,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0%以上。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,重点推动四大支柱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,全区铝加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70亿元,年均增长29.3%;医药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,年均增长34.5%;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,年均增长23.3%;纺织服装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,5年增长5倍,切实把梁园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东部有特色的铝材精深加工基地、医药产业创新基地、农副产品生态加工基地和名优服装生产基地。
  (二)商贸抓繁荣。依托梁园独特的区位、交通和资源优势,坚持“城市周边建市场、市内建商场、沿街建精品店、社区建连锁店”的整体思路,着力建设大市场、营造大商业、发展大物流,提升梁园商贸业在豫鲁苏皖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。继续发展壮大龙头市场,到2016年,力争培育2个年交易额超300亿元的市场、2个年交易额超200亿元的市场。加快老市场升级改造,启动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区,形成高层次、高品位的商贸业集聚区。加快发展金融保险、楼宇经济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,进一步巩固梁园的豫东商都地位。
  (三)城市抓宜居。不断加大投入,完善城市道路、管网、路灯等基础设施,配合市政府实施好辖区内4个高速出口环境整治、内河水系治理、殡仪馆搬迁等工程建设,完成森林大道升级改造;依托高铁和“三站合一”工程,强力推进道北旧城改造,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,扭转道北道南“两重天”的局面。建设好“汉梁苑”主题公园和清凉寺游园,发掘好三陵台、老君台、观音寺等景点的文化内涵,切实打造文化梁园。搞好城市环境优化美化,升级改造一批绿地、公园,建设一批城市精品街道,以优美的自然生态、科学的产业生态、适宜的城市生态,让梁园的天更蓝、水更清、树更绿、人民生活更加舒适,真正把梁园打造成商丘市居住、购物、休闲、娱乐的首善之区。
  (四)农业抓基础。始终把保证粮食安全作为本届政府的政治责任,认真遵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不断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完善农村基础设施。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,实施好粮食生产“百千万”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,确保全区5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,产量稳步提高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,到2016年,力争新建成1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、新增10个无公害农产品,新增10家省级、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逐步扩大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比重,努力把梁园建设成为新品种、新技术运用的示范基地、现代新型农民的培训基地、市民的观光休闲基地和城市“菜篮子”的供应基地。
  (五)民生抓和谐。继续把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,优先考虑、优先投入、优先推进。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大实事,进一步完善相互衔接、覆盖城乡、普惠百姓的社会保障体系,统筹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最低生活保障、社会救助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作,努力使全区人民群众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、住有所居。持续加大平安梁园建设,时刻保持威慑犯罪的高压态势。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,避免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。加强应急体系建设,提升应对各种突发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。到2016年,力争使梁园的社会平安指数位居全省先进行列,真正使梁园成为外地客商投资兴业的宝地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福地,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净地。

    三、2012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

  2012年是四届政府组建施政的第一年,也是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。面对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,新一届政府将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,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,克难攻坚,锐意进取,全力推动梁园经济大发展、大跨越、大繁荣。
  2012年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12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%;出口总额增长22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%;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;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%;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目标以内。
  实现以上目标,应着力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工作:
  (一)突出优化结构,着力做强工业。
  一是做长铝产业链条。加快凤铝年产30万吨铝型材和阳光铝材5万吨冷精轧项目建设,实现煤、电、铝产业链的优化升级,打造河南省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。二是做强医药产业。加快国药现代、白云山东泰、联丰医药、新先锋药业等项目的建设进度,力争尽快将国药现代做成全省最大的国家基本药物生产基地。提高医药研发能力,争创1个国家级医药技术研发中心。加快建设北医众康与雅康公司合作的生物制药项目,推进国药物流、华润商丘药业、神州药业、一顺药业等医药物流项目,努力做成集医药研发、生产、储运、配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。三是做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。加快五得利面粉等项目建设进度,促其尽快投产,将五得利日处理5000吨小麦面粉项目,打造成为世界单体最大的生产基地。扶持贵友食品成立集团公司,促其尽快上市。对百分食品、阿凡提食品、缘源食品等企业,加快技术改造升级,促其扩大生产规模,提高产品档次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四是做优纺织服装产业。加快安踏体育用品、思凯林皮革制品、西班牙奔迪鞋业等项目建设进度,使其尽快建成投产。整合发展小型服装加工企业,努力培育全省知名服装产业基地。
  (二)突出提档升级,着力做大服务业。
  一是精心打造四大核心商圈。加快沃尔玛、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建设进度,进一步繁荣中环新生活广场、旺角广场,打造中心广场商圈;加快梁园市场、金鹰市场升级改造步伐,加速丹尼斯百货、天鸿城二期项目建设进度,打造丹尼斯商圈;在繁荣安奇乐易和都会国际商业街的基础上,做活白云国际商业广场,打造白云绿地商圈;依托高铁和“三站合一”工程,聘请国内知名专家,高起点规划,大手笔运作,打造火车站商圈。二是重点提升四大市场。进一步繁荣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,力争年交易额突破180亿元;加快中原车城升级改造步伐,力争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,使其成为豫东地区最大的汽车交易专业市场;进一步繁荣光彩大市场,力争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,使其成为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最大的综合型市场;加快金马钢材加工项目建设,进一步扩大钢材大市场规模,力争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,使其成为商丘最大的钢材交易、加工基地。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企业,在我区开办分支机构。鼓励金融机构到产业集聚区布点,服务集聚区发展,实现金融网点全覆盖。加快引进特许经营、经销代理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。大力发展楼宇经济,鼓励房地产商和物业公司开发、包装、营销、租售楼宇,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(集团)总部进驻。四是积极打造特色商务区。抢抓省政府建设城市特色商业区的政策机遇,依托310国道升级改造,在310国道以北、环城高速以南、平原北路以东、京九铁路以西区域,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商业区,着力打造梁园服务业集聚区,形成与产业集聚区“二分天下”的格局。
  (三)突出三化协调,着力做特农业。
  一是强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。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“三化”协调发展之路,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实施好粮食高产示范方创建工程,稳定粮食总产5亿公斤以上。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。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特色生态农业,新建2个蔬菜种植标准园区,新认定2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、2个无公害农产品。抓好闫庄新村特色蔬菜采摘园、森林公园及刘口林下食用菌基地建设,逐步形成一大批特色明显、竞争力强的专业乡村。推进养殖创新,重点发展奶牛、肉牛、生猪养殖,新建4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,打造优质畜禽品牌。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积极争取上级农业水利项目资金,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旱涝保丰收的能力。加速推进农机现代化进程,农机入户达3万户。加强林业生态建设,完成造林面积9900亩。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。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,新建2家省级和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培育2家省级示范社和6家市级示范社。做好农村土地流转,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。
  (四)突出提升承载力,着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。
  一是在发展空间上突破。在现有1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,加快产业集聚区西扩步伐,使总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,为梁园长远发展拓展空间。二是在基础设施上突破。通过BT、BOT等市场运作模式,计划投资8亿元,新建7条道路,铺设供气、供热等各类管网,实施道路亮化、绿化、美化工程,建设20万平方米的多层标准化厂房,力争建成一期3万吨规模污水处理厂。鼓励企业建设国家、省级信息和技术研发中心。多渠道筹资,建设公共服务中心,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和吸引力。三是在项目建设上突破。加快思凯林皮革制品产业园、西班牙奔迪鞋业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,力争新签约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;加快安踏产业园、国药现代、五得利面粉等项目建设进度,力争早日投产达效。四是在产城互动上突破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,尽快开通公交车,统筹建设学校、医院、商场等配套设施,服务集聚区产业工人和群众生活;抓好民主西路经济产业带规划建设,以商务办公、高档酒店、工业地产为重点,沿路集中规划30栋20层以上建筑。五是在破解要素制约上突破。建设好土地整理平台,实施好土地挂钩规划,保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需求;做好产城联动发展等4类示范产业集聚区创建工作,争取2类列入省重点培育范围;积极帮助企业招工,免费开展订单、定向、定岗培训,在住房、养老、医疗、社保、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保障,全年向产业集聚区企业输送工人6400人以上。
  (五)突出提升带动力,着力抓好项目建设。
  今年第一批安排重点项目67个,其中列入省级4个、市级17个,是历史上梁园申报省、市级重点项目最多的一年。商丘军民合用机场、郑徐高铁、连霍高速公路扩建、105国道和310国道升级改造等一批国家、省重点项目,陆续在我区建设。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,争取上级更大的资金支持,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,全力搞好服务协调。一是两眼向上争取。坚持“普惠项目争比例、重点项目争额度、特殊项目争数量”原则,加大协调争取力度,努力多争项目、争好项目。二是扑下身子服务。继续坚持“一个项目、一套班子、一事一议、一抓到底”的工作机制,对项目落地、建设、生产提供“一条龙”服务,确保项目引得进、留得住、发展好。进一步巩固“三治三提”活动成果,优化项目建设环境,坚决杜绝“吃、拿、卡、要”和“四乱”现象发生。三是硬起手腕管理。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、招投标制、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,确保工程质量。严格项目资金管理,确保专款专用。加强统筹协调,定期督查通报,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年度建设计划。
  (六)突出招大引强,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。
  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“天字号”工程来抓,做到力度不减、任务不降、奖励加大,实现引资总量和质量的新跨越。一是转变招商理念。坚持招大引强,瞄准知名企业集团,用真情感动客商,用环境吸引客商。变“招”商引资为“选”商引资,坚持招高科技项目,不招低附加值项目;坚持招高利税项目,不招无贡献项目;坚持招节能环保项目,不招高污染高耗能项目,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。二是创新招商方式。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开展产业招商;依托知名企业老板,开展以商招商;依托产业转移,选派科级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培训,开展驻地招商;依托能人或中介机构,开展委托招商和代理招商。三是强化招商效果。建立专项招商奖励基金,严格奖惩兑现,让贡献突出的招商功臣,政治上有地位,经济上得实惠,社会上有影响,掀起全区上下议招商、思招商、抓招商的新高潮。
  (七)突出城乡一体,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。
  一是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。坚持“先规划、后建设,无规划、不建设”原则,严格实行整个街区改造,坚决不搞剥皮式开发,高标准建设百年建筑和精品工程。统筹规划建设公厕、垃圾中转站、菜市场、社区用房等公共服务设施,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。加快八一西路、货场路、天瑞路3条区管道路整修进度,做好道路绿化、亮化和美化工作。加快建设6个廉租房、1个公租房项目,最大限度解决城市低收入人员的住房问题。加快推进天成家园等5个棚户区,西城印象等14个旧城城中村改造项目,提升城市品位。加快城区内河水系治理和310国道、105国道升级改造步伐,力争年底基本完成。启动“汉梁苑”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工作。依托四城创建活动,加强城市三大秩序整治,创建城市特色示范街。严格控制“双违”,为城市建设与管理营造良好环境。二是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。坚持规划先行,高标准绘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蓝图。每个乡镇启动建设2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,重点打造1个亮点。实施好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规划,确保完成年度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任务。全面整合涉农项目资金,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化改造。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,区财政将设立不低于2000万元专项资金,优先支持先行先干的乡镇、街道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。
  (八)突出服务保障,着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。
  深入开展街道、社区协税护税工作,重点支持丹尼斯、现代哈森、天瑞水泥等纳税大户发展,增加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收入。完善综合治税机制,加强对重大税源、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,努力挖掘增收潜力,做到应收尽收。加强非税收入管理,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,依法打击各种偷、漏、骗、抗税行为。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,优先保证工资等刚性支出,重点向教育、卫生、社会保障、救灾解困等方面倾斜,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比重。
  (九)突出民生改善,着力促进社会和谐。
  一是着力办好十大实事。1.新修清凉寺路等7条道路,整修货场路等3条道路。2.开工建设康城花园等4个高铁安置房和锦绣家园公租房。3.新建、整修农村公路36公里;新建、改造危桥22座;解决农村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。4.新建11所学校教学楼、8所中学食堂、3所学校宿舍楼。5.巩固提高干部职工医保,开展好医疗救助活动。6.乡镇、街道分别启动建设2个新型农村社区或旧城城中村改造社区,重点打造1个。7.完成各类培训6400人。8.新建28个“农家书屋”和5个乡镇文化站。9.新增城镇就业8160人。10.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,基本实现应保尽保。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,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。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,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,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。加快妇女儿童、老龄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。加强国防教育和人防工作。推进精神文明、双拥、外事、侨务、档案管理和民族宗教等方面工作。三是高度重视和谐稳定。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,着力化解信访积案,坚持领导包案制度、“三五”接访日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,切实把信访突出问题解决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;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,保持严打整治斗争的高压态势;牢固树立“安全生产重于泰山”的意识,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深入搞好各类安全生产检查,努力保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。
    四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  站在新的起点,政府肩负着发展的重任,承载着群众的厚望。我们将更加主动作为、规范作为、高效作为,更好地对人民负责、为人民服务、让人民满意。
  一是坚持用心谋事,科学理政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、指导工作,不断提高谋划发展、优化发展、推动发展的能力,增强做好公共服务、社会管理、维护稳定的本领。大力发扬“敢于担当、肯于付出”的工作作风,始终坚持“多做少说、只做不说”的做事态度,紧紧依靠“抓关键促全局、抓重点促突破、抓具体促深入、抓典型促提高”的工作方法,讲操守、重品行,言必行、行必果,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做深、做细、做实。
  二是坚持勤奋做事,高效施政。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管理,深化“两转两提”活动,推行办事承诺制、限时办结制、首问负责制,持续治庸治懒治散,着力提质提速提效。强化执行意识,对部署的工作快速落实,对认准的事情扭住不放,对重要的事项始终盯紧,确保政令畅通、执行有力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,坚持少开会、开短会、开有成效的会,坚持少发文、发短文、发有质量的文,坚持少讲话、讲短话、讲管用的话,坚持多想事、真干事、干成事,努力营造心无旁骛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。
  三是坚持依规办事,依法行政。牢固树立法治意识,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,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。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,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的意见,建立促进民意表达、汇聚民众智慧、解决民生问题的“直通车”制度,实现政府工作与民意的良性互动。
  四是坚持廉洁干事,从严治政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,提高政府运行的透明度,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坚持用制度管权、管人、管事,确保权力规范运行、阳光运行。坚持从严治政,加强审计监督,完善政府采购、产权交易、项目招投标等制度。坚持艰苦创业、勤俭办事,严格控制行政支出,压缩“三公”开支,把有限财力用于改善民生、促进发展上。
  各位代表!
  时代赋予重任,奋斗铸就辉煌。让我们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,团结带领全区人民,以崭新的面貌、昂扬的斗志、扎实的作风,开启新征程,创造新业绩,谱写梁园富民强区、跨越发展的新篇章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! 

 
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
【字体: